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研究
冯亚茹(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摘 要 】 海洋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海洋生存和发展利益的全局性方略,其核心是确保海洋安全。俄罗斯作为传统海洋大国,一直拥有清晰明确的海洋安全战略。随着亚太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区地缘战略意义的提升,俄罗斯也开始重视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亚太海洋安全战略是其中重要一环。虽然俄罗斯推行亚太海洋安全战略面临种种困难,但这并不能阻碍俄罗斯维护亚太海洋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决心。当前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首要和核心任务就是加强太平洋舰队实力,同时发展远东地区。
【关键词 】 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
海洋安全战略是指主权国家综合运用国家资源和国家手段,即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力量,特别是海上力量,维护国家海洋方向生存和发展利益的全局性方略,其核心就是确保海洋安全。‘,’俄罗斯作为传统海洋大国,北临北冰洋,东濒太平洋,南滨黑海,西接波罗的海,拥有380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海洋一直被俄罗斯历任统治者视为国家强盛之决定因素。从彼得大帝的“两只手”理论到苏联时期戈尔什科夫上将的国家海上威力,俄罗斯一直拥有成熟而坚定的海洋战略—称霸大洋。随着全盘西化的外交战略的失败,俄罗斯开始践行欧亚主义外交,重视亚太。亚太海洋安全战略作为俄罗斯亚洲战略的重要一环,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一、俄罗斯经略太平洋海域的历史
俄罗斯立国之初只是偏居东欧平原奥卡河畔的一个小小内陆国家,但其从未放弃夺取出海口,称霸大洋的宏伟目标。终于在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通过为期21年的北方大战占领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里加湾的大片土地,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为表海洋强国之决心,彼得一世将首度迁到了波罗的海沿岸城市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的后继者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了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获得了黑海出海口。同样,俄罗斯进入太平洋也并非机缘巧合,而是国家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黑龙江地区被沙皇视为进军太平洋的基石。俄罗斯历史上以扩张而著名的沙皇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也都曾把夺取黑龙江作为俄罗斯远东政策的中心。1679年沙俄入侵勘察加半岛并陆续全部占领该岛。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1850年沙俄占领黑龙江入海口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彭。这一军事重镇是在《尼布楚条约》中明文规定属于中国领土。1853年沙俄侵占库页岛。1858年与1860年亚历山大二世当政时期,俄国趁第二次鸦片战争乱局从中渔利,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暖挥条约》和《北京条约》,获得了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至太平洋之问的辽阔土地。1873年俄国在海参威设置军港,取得了通向太平洋的重要基地。1898年俄罗斯与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取得在旅顺和大连的驻兵权和港口使用权。1899年沙俄斥巨资将旅顺口建成了军港,并以此为基地建立了太平洋舰队。在1905年日俄对马海战中,沙俄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其称霸远东的野心大大受挫。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在海洋方向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面对强大的美国海军束手无策,苏联领导人认识到海军对于国家发展之重要性,大力扩充武装海军。在太平洋方向,1978年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服役太平洋舰队,该舰队实力达到其历史发展的顶峰,可与美国部署在太平洋战区的第七舰队相抗衡。1979年,苏越签订为期25年的协议,越南将金兰湾交付苏军使用。金兰湾处于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贸易线上,是控制南海、太平洋甚至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战略港口。这标志着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已具备远洋进攻的能力。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国力一落千丈,2002年因经费问题俄罗斯放弃了对越南金兰湾的租赁,俄罗斯在太平洋的战略力量大大缩减了,太平洋舰队的辉煌过去也只能尘封于历史记忆之中。目前,太平洋舰队服役兵员6万人,拥有导弹核潜艇18艘,核攻击潜艇17艘,常规动力核潜艇14艘,导弹巡洋舰4艘,导弹驱逐舰10艘,导弹护卫舰140艘,其余各类水面舰艇约400艘。其实力仅有美国驻亚太海军的2/7,日本海上自卫队的1 /2 } }=
二、俄罗斯亚太海洋地缘现状
普京上任以来,开始大力推行全方位外交,一改过去唯西方马首是瞻的窘态,重视亚洲的作用,并将与亚太各国发展关系,参与亚洲经济一体化和安全机制建设视为俄罗斯振兴西伯利亚远东的关键之所在。基于对远东战略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考虑,俄罗斯将太平洋视为俄罗斯推行亚太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太平洋海洋力量,增强太平洋海军实力是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建设的重心。然而,俄罗斯面临的亚太海洋地缘环境并不乐观。从地理布局来看,俄罗斯远东濒临太平洋内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从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本土和韩国形成弧形部署,是美国封锁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控制着宗谷海峡、轻津海峡和朝鲜海鲜,而俄罗斯舰队进入太平洋必需要从上述三个海峡通过。因此,该基地链在战时将极易把俄罗斯太平洋舰封锁在鄂霍次克海、勒靶海和日本海的有限海域内,从而使太平洋舰队重演克里木战争时俄黑海舰队的悲剧。此外,因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位置靠近北极,受气候影响较大。如日本海在11月份开始结冰,到次年5月冰面才会全部融化。被冰所困的海上航线给俄罗斯海上力量的发挥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必须依靠破冰船才能进入港口。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落后,难以为保障亚太海洋安全提供有力的社会经济支撑。远东地区面积达621.59万平方公里,占全俄总面积的36.40Ic,人口仅为620万(2015幼,占全俄的4.2%} }'东北亚地区大国林立,国际关系}一分复杂。既有日本与韩国、中国、俄罗斯的岛屿争端,又有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呈现对中俄的围堵之势。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劝阻,一意孤行多次试射核导弹。美日韩以此为契机,开始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令东北亚局势雪上加霜。虽然普京上台以来,多次强调海军对俄罗斯复兴之决定意义,特别是太平洋舰队之战略重要性,但因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加之远东地区发展落后,人口稀少,太平洋舰队实力的恢复还有待时日,目前只能应对近海防御,远洋进攻还是个较为遥远的目标。
三、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内容与措施
(一)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定位
伴随着亚太国家群体性崛起,这一地区已经成为新的地缘战略中心。俄罗斯意欲恢复往普大国荣耀,必然不会轻视在亚太的战略存在。俄罗斯将经略太平洋作为亚太战略之关键。俄总统普京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太平洋是俄罗斯捍卫国家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的重要保障。
2001年7月,普京批准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学说指出:太平洋沿岸对俄而言意义重大,其价值也在不断增张。俄罗斯远东,特别是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然而该地区却远离俄罗斯工业中心。与此同时,俄罗斯亚太地区的邻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却不断增强,并且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有鉴于此,俄罗斯应该重视太平洋方向,增强太平洋舰队实力,维护俄罗斯远东战略安全,维护国家海洋利益。2ols年7月俄总统普京批准了新版《俄联邦海洋学说》,该学说明确表示,将继续保持在太平洋方向的兵力规模,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并与该地区其他国家扩大协作,这是俄罗斯国家海洋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12年总统选举期问,普京重申,“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复兴远洋海军,首先是北方和远东。”太平洋舰队是俄实施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核心武装和重要保证,普京称:“太平洋舰队战役地幅从欧洲东海岸延伸至美洲西海岸,占据世界大洋s0%多的水域,是保障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
(二)俄罗斯保障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措施
1999年11月,俄国防部颁布了《俄联邦海军战略》,提出要依靠增强武器和装备的打击能力、信息能力和其他能力来提高海军的作战潜力。为重振海军普日雄风,普京多次强调重振俄军雄风必须首先从海军开始,先后签署了《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规划》、《俄联邦海洋学说》,2004年7月,俄罗斯又完成了海军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的制订。这些法律性文件明确了俄罗斯海军发展战略,勾u了未来俄海军发展的远景蓝图,吹响了俄罗斯重塑海上强国梦想的号角。俄海军将提升四种能力,即濒海防御能力、远洋攻击能力、核打击能力和灵活的地区军事存在能力,使俄罗斯在本世纪20年代拥有一支崭新而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在《2020年前俄联邦海洋学说》中提出,“海军是俄联邦政府确保海洋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俄联邦及其盟国海洋利益、沿海海域军事政治稳定及各海洋方向军事安全的使命”。
俄罗斯维护太平洋方向的海洋安全和战略存在正是基于上述文件和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缘现实而出发的。太平洋舰队现有兵力占俄海军的270Ic随着俄罗斯不断加强其亚洲战略,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也在不断增长。太平洋舰队的主要任务有:维护俄海军战略力量以应对核威慑;保护而专属经济区海洋产业;确保航行安全和执行外事活动,如出访、常规比赛、联合军演和维和等。从2007年卜半年起,俄罗斯国防部开始重点为太平洋舰队“换装”,标志性事件就是在太平洋舰队服役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号重新恢复执勤战机起降任务。2016年9月俄罗斯“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北风之神”弹道导弹核潜艇加入太平洋潜艇部队。“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的装备为俄罗斯保障亚太海洋安全提供了强大的后盾。2016年s月俄罗斯军方推出武装“东部前哨”计划。俄罗斯将采取空前措施发展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军事基础设施,俄国防部表示将在千岛群岛部署岸基导弹系统,加大军事部署力度,并计划在2017年前完成在远东地区及南千岛群岛在内的40余处新基地及军事设施建设工程。该计划的核心是为俄太平洋舰队打造一大批具有战略价值的军事基地,从而使俄重塑苏联太平洋舰队的辉煌。2016年11月俄太平洋舰队官方报纸《战斗值班报》报道,俄分别在南千岛群岛中的国后岛和择捉岛上部署了岸防导弹系统“舞会”和“棱堡”。“棱堡”岸基反舰导弹是超音速反舰导弹,攻击和突防能力强悍,可对航母等大型战舰进行攻击,只需数枚就可击毁一艘航母。这种导弹命中精度高,展开和发射速度快,很难拦截。
四、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发展前景
自俄罗斯转向西方失败以来,开始逐渐重视亚太地区在其国家发展中的作用。2000年颁布的《俄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强调亚太地区对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发展之重要性,俄罗斯应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参与亚太安全机制建设,努力将俄罗斯打造成为亚太地区活跃的重要地区力量。此后颁布的《俄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无不延续这一主题,并更加注重亚太地区对俄罗斯的重要战略意义。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是确保俄罗斯推行亚太战略,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俄罗斯通过《2020年前俄联邦海洋学说》、((2030年前俄联邦海洋学说》、((2020年前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和《俄联邦军事学说》等一系列国家文件强调俄罗斯的安全重任和海洋雄心。俄罗斯大力改善太平洋舰队装备陈旧,投资不足的局面。近年来太平洋舰队多次组织和参与了地区海军联合军演,如2016年中俄南海联合军演,2016年俄印因陀罗海军联合军演等。2014年11月,俄越签订一项政府问协议,越南同意放宽对俄罗斯军舰进入金兰湾的限制。与此同时,太平洋舰队频繁出访亚太国家,彰显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在亚太地区的海洋实力与海洋威望。
从目前亚太局势来看,朝核危机进一步发酵,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劝阻和联合国制裁,多次试射导弹。美国以此为契机,向朝鲜半岛引入萨德反导系统,半岛局势不断恶化。2016年12月普京访日,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毫无进展,俄日领土争端依然存在。冷战后,日本不断扩充军备的举动使得日自卫队的作战能力在某些方面已超过俄罗斯部署在远东的军队集群,事实上日本对俄已构成潜在的军事威胁,并有可能发展为现实威胁。南海问题在美国以航行自由为因的恶意炒作卜,已经成为地区热点问题。俄罗斯方面基于自身经济和安全利益的考量,在南海问题上一直保持中立立场,希望各方克制,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及《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导方针》等解决问题。俄罗斯的这种外交选择给予了它很大的外交弹性,既不会破坏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加强与越南等国家关系,有利于实现其在南海地区的战略利益,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再次走向大洋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美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玩家,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实现势必不能忽略美国力量。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一直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竞选口号,维持强大的军事硬实力是保证美国伟大的核心内容。特朗普强调通过强大的海军维护美国的制海权,实现美国治卜的海上安全与和平。虽然目前特朗普团队还未形成明确的亚太战略,但从诸多事实不难看出新政府在亚太地区将继续保持强大的战略存在。俄罗斯虽然拥有雄伟的海洋强国决心和北方海航道的优势,但因亚太海洋局势混乱,以及美国在亚太地区强大的战略存在,俄罗斯发展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结语
俄罗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夺取出海口,称霸大洋的历史。虽然国家历经风云变幻,但其海洋传统和海洋战略却从未改变。从彼得大帝的“两只手”理论到苏联时期戈尔什科夫上将的“海上国家威力”,再到新世纪普京总统提出的“海军强国论,,,海洋力量一直被视为俄罗斯国家力量的象征,维护海洋安全是俄罗斯的切身利益。不论是从俄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还是从亚太地区局势来看及俄国家长远目标来看,俄罗斯推行亚太安全战略势在必行。而亚太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太平洋舰队实力,逐渐改善与美日严重失衡的状态。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作为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与中国友好关系是重中之重。中俄两国在互相支持维护领海主权、海上交通安全和对抗海上霸权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但随着两国实力的不断增强,海洋利益也将不断扩大,这势必会引起双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