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能量》简介
作者南帆,365滚球网址院长、研究员。全书28.7万字,于2012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著作力图根据历史主义的观念考察现今历史阶段的中国文学特征。首先,作者认为不存在一个古今通用的文学“本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观念来自特定的历史建构。文学话语不存在一个始终如一的语言结构;要在多种话语体系并存的文化网络之中进行复杂的比较、衡量,从而确定某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话语特征。文学话语的使命、功能和意义同样在这种文化网络之中确认。
现今文学话语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关注日常生活领域。如果说,历史话语的分析单位更多的是社会和国家,那么,文学话语更多地指向了日常人生。这本著作的第二章具体地考察了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之间漫长而复杂的纠葛,指出文学话语如何逐渐摆脱历史话语的巨大影响而转向了具体的日常人生。文学话语对于日常生活的分析、概括、提炼、批判隐含了特殊的目的:试图在日常生活之中发现解放的能量。这种能量通常以审美快感的形式出现,文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文学形式的形成、固定化继而成为不可违背的规范,另一方面,文学形式始终处于变革、改造和适应之中。这本著作的第三部分具体地分析了文学形式的历史发生,分析了两种演变路径导致文学形式内部多种因素的互动,同时论证现今文学形式的基本功能是造就日常生活的种种小叙事。
进入文学史的时候,对于文学类型、文学经典的分析共同证明,文学史发展的纵横两轴之中,代表时代影响的横轴产生的作用是主动的,决定性的。文学史写作不仅要关注历时的文学史事实,同时要分析文学史内部共时结构的特征以及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不是结构主义式的封闭考察,历史脉络的追溯、历史动力的发现意味着返回历史发生的研究。第九章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为例,深入阐述文学史写作对于共时结构考察与历史发生研究的结合。
这本著作认为,更大范围内,中国的本土文化同时包含了一个强大的结构。西方文学的一些特殊概念必须接受这个结构的修正和重新编码。这本著作的最后一部分注重分析了域外文艺思潮进入中国之后产生的变异、符合被中国本土文化结构重新编码。